顶端新闻·河南商报记者 李志远 文/图
当经典文化与现代教育撞个满怀,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漯河市舞阳县第三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李素芹,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找到了经典浸润人心的法门。
借助经典来“破案”
立德树人,是教育的要求,更是经典文化中一以贯之的追求。善于从经典“借力”的李素芹,讲述了一个她班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。
“有一天,我们班上一个学生因为一支笔丢了痛哭流涕。”李素芹回忆道。
深入了解后,她发现这支丢失的笔价值80元。还有学生向她“偷偷”告密:丢失的笔,可能是某某同学拿的。
为了引导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,李素芹选择从经典学习。她发动学生对《论语》进行梳理,将孔子关于“君子”“小人”的论述整理出来一起学习。
“我们从《论语》中找到了107处描写‘君子’的句子,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君子,一味攀比不是君子所为,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是君子所为。”李素芹说,那节课孩子们讨论得很热烈,而那支“丢失”的笔也在第二天悄然回到了主人身边。
通过诵读感受经典
经典需要诵读,在唇齿间能够品味经典经久不息的魅力。
“我们班和读书有着不解之缘。”李素芹说。
据她介绍,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,她带领学生们背古诗词、读《笠翁对韵》,从古典文学的音律之美中启发和引导学生们通过诵读感受经典。
“在学校经典诵读为特色的大环境下,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经典诵读课本。从诵读到成果展示,第一次登台展示是《笠翁对韵》。”李素芹说,“选出的两位学生主持人经过训练,落落大方。这个节目也成了我们的‘成名之作’,不仅代表学校、舞阳县到市里比赛,还接待了一个又一个参观代表团。”
《 河南商报 》( 2024年11月06日 第 A16 版)